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城市管理局>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天下第一渠”的前世今生

来源:城管局 发布时间:2021-05-18 11:09:30 浏览次数: 【字体:

“天下第一渠首”的前世今生

淅川城管 淅川城管

     初夏时节,走进淅川县,映入眼帘的是树木青郁,绿草葱茂,鲜花烂漫,满目翠绿碧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淅川城管 

微信号 gh_25aff8522c70

功能介绍 发布城管执法工作动态,城市管理政策、法规。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来到淅川县,得去九重镇陶岔村看一看渠首枢纽工程,见证人类调水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千里调水,源起淅川。陶岔渠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渠甘甜纯净的丹江水,从陶岔渠首这个“水龙头”喷涌而出,蜿蜒北上,走中原,穿黄河,越华北,抵京津,滋润沿线土地和人民。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总干渠的引水渠首,担负着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输水的任务。工程包括上游引渠护坡、引水闸及电站。上游引渠段全长约4.4千米,闸坝顶高程176.6米。引水闸分3孔,闸总宽31米。利用渠首上下游20余米水位差,建设水电站一座,水电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安装2台大型发电机,单机容量2.5万千瓦。整个工程批复总投资8.5717亿元,其中电站投资2.9308亿元;2009年12月开工,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设计调水量年均95亿立方米。截止2021年5月13日8时,已累计调水380.0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7900万人。  站在渠首大桥上眺望,陶岔渠首大坝横跨在两座山头之间。大坝上游,宽阔的引水渠向远方蜿蜒,连接着美丽的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输水总干渠伸向北方。大坝周边呈现出满目葱郁、姹紫嫣红的美丽景,不少人从此来打卡游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口为什么选在陶岔?据专家介绍,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两山耸立,岩基坚固,建闸筑坝很得地利。很多人不知道,眼前看到的渠首大坝是实际上是新渠首。  

    陶岔原有一个老渠首。在新渠首上游约80米处,曾经屹立一座涵洞式水闸。这就是老渠首,40多年前建成投用,自此引出的水源,主要用于唐白河灌区农业灌溉。2013年1月,老渠首爆破拆除。但其4.4公里长的引渠在硬化处理后,作为新渠首一部分继续续使用

  

    身临渠首大地,看着清澈的丹江水穿过水闸,一路北上,流入千家万户,滋养北方人民,不禁感叹: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名不虚传。

来源:淅川县委宣传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