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第三小学幼儿园基本情况公示
淅川县第三小学幼儿园基本情况公示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持续提升学前教育的办园质量与水平,现将淅川县第三小学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向社会予以公示。
一、基本信息
淅川县第三小学幼儿园是第三小学的附属幼儿园,于2012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园,2019年通过市级示范园的复检。第三小学幼儿园秉承“关爱生命,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办园宗旨,深化教育改革,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逐步形成鲜明的教育特色。始终坚持以“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学会创造”为培养目标,注重五大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操作、探究、合作、自信的性格品质。
二、园所规模
淅川县第三小学幼儿园为了能解决因园舍不足,本区域内的适龄儿童顺利入园的问题,本着“就近入学、接送方便、路途安全”的服务原则,在政府的关注支持下于2023年10园开始动工,重建教学楼,按照《河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进行规划和设计,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建设标准。全园占地面积包括小学部共享活动场地达到8285平方米,绿化面积1333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设施设备的配备充分满足保育教育需要和幼儿互动活动的需求。园所可容纳360名幼儿,12个教学班。
三、园所文化
淅川县第三小学幼儿园以“和美文化”为园所发展内核,立足中华传统节日与经典绘本资源,构建“双维浸润”文化育人路径。一方面,依托 传统节庆课程(如中秋团圆家宴、端午游园会、春节民俗工坊),引导幼儿在节气习俗中共制手作、共享美食、共话温情,潜移默化感悟“和乐共生”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通过 “绘本中的和美”阅读活动,精选培养孩子意志品质的经典绘本,以班级为单位选择一个绘本故事,把故事中主人公作为班级的形象代表,故事所传递的教育理念,体现出的教育价值作为班级精神文化和培养目标。通过将绘本角色、情节与班级生活深度绑定,使“分享、协作、信任、团结、勇敢”等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成为幼儿可操作、可感知的行为准则,滋养每个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真正实现“文化有魂、教育无形”。
四、师资队伍
淅川县第三小学幼儿园拥有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她们以博爱、勤奋的态度,创新、科学的方法帮助每一位孩子开启智慧之窗,树立健全人格、养成良好习惯。幼儿园现有69名教职工,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95%以上,全部达到规定学历,并做到100%的持证上岗。她们在学习中求成长,在实践中求发展,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确立了“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的园训,形成“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的园风,秉承着“关爱生命,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幼儿健康快乐、科学引领。
五、办园特色
淅川县第三小学幼儿园秉持“以爱育心,以探启智”的教育理念,构建“双主线融合”课程体系:一方面通过科学幼小衔接课程(涵盖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社会适应等模块),助力幼儿平稳过渡学段;另一方面依托传统节庆文化课程(如中秋民俗体验、端午非遗手作、红色主题教育等),深化文化认同与实践能力培养。
(1)以科学幼小衔接为核心特色,围绕“能力、习惯、心理”三方面系统推进:能力衔接——通过游戏、思维训练提升学习基础;习惯衔接——模拟小学课堂规则,培养时间管理、任务规划能力;心理衔接——开展“小学体验日”“挫折加油站”等心理适应活动。同步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联合小学教师开发衔接课程,并指导家长科学配合,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2)以传统节庆与成长仪式为载体,构建浸润式文化育人体系:通过中秋做月饼、端午编彩绳传承中华文化,在三八节感恩行动、十一爱国主题周中培育家国情怀;依托毕业典礼、六一文艺汇演等特色活动,搭建幼儿展示自我的舞台。将文化认知、劳动实践与社会交往融入节日活动,实现“在玩中学,在仪式中成长”的教育目标,助力幼儿获得文化认同感与集体归属感。
六、园所资质
淅川县第三小学幼儿园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幼儿园,具备规范的办学资质与完善的园所管理体系,并通过市级示范幼儿园评估认证。园所严格遵循国家《幼儿园管理条例》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拥有标准化校园场地、安全环保的设施设备及专业持证师资团队。卫生保健方面,严格执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规范》,配备专职保健医、营养师,食堂获评“文明餐饮单位”,每日膳食科学配比并通过家长委员会监督。此外,园所定期接受消防、食品、疾控等多部门联合检查,建立校园安全应急预案与家园共育数字化平台,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凭借规范的管理、专业的服务及良好的社会口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