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湾镇中心学校2022年寒假研磨课活动总结
寺湾镇中心学校2022年寒假研磨课活动总结
2022年2月12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万物将复苏,芬芳将满弥,我们再一次邂逅美丽的春天,相逢在春意盎然的校园里。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实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中心学校的工作部署,初中以校为单位,小学全镇统一集中镇小分学科组,于2月8日至2月12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研磨课活动。
春天是求实者、勤奋者的季节;她青睐的是脚踏实地的行动者,只有这样才可体味到春泥的亲切,春风的和煦,春意的韵味,春景的盎然。盘点一周来大家的辛苦付出,在得与失的甄别中总结反思,扬长避短,期盼未来。 经大家齐心协力、辛苦工作,预定工作任务现已全部完成,为确保今后教学教研工作能规范有序 扎实开展,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与研本应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教学与教研犹如两扇翅膀,是平衡教师专业发展的经纬,可以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1、学科组长勇挑重担,工作扎实认真。
这次的备课研磨,按原任教学科编组,原任组长领导有方,工作认真负责,召集人员,分工备课,汇集整理,组织研磨,工作十分辛苦,表现最为突出的有八年级数学组组长张大瑞,成员有桂晓骥,罗旭,杨帆。八年级英语组:组长郭素萍,成员有白国栓,孙金金,廖彦丽。七年级语文组:组长武金玲,成员有朱玉峰,朱俊。小学突出的有王培龙、高淅珍、徐霞、庞逍遥、师吉栓、包亚飞、周红坡、多桂芬,王玉成、王红旗、朱红芳、王光峰、李朝阳、罗自军、周慧、白亚楠等。这些同志作为教研组组长,分工明确、研课认真,磨课到位,不讲代价,勇挑重担,不辞辛苦,工作积极主动,特提出表扬。
2、学科组成员冒严寒、克困难。
按时到岗,认真备课,扎实教研;研磨时,踊跃发言,全身心投入到精细的教学设计中。黄楝树的王晓每天骑着电动车从西黄赶到寺湾;西营的朱自玉肚子疼抱着肚子参加教研;镇小贾丹丹、孙艳丽、孙丹丹,黄树陈平等抱着几个月的孩子用心潜心钻研教材;镇小牛书记老骥伏枥,跑前忙后等这些同志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截止到2月12日下午,各学科组均已全部将新学期的教案、课件按“导学练展评”的基本结构设计好;每人的重点研磨课也均已达到三节以上。从送交的研磨课记录看,六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五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做的最好,起到了带动作用。
3、以本为本,深入钻研教材。
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第一天,我们要求组长先进行《新课标》理论的再学习,重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髓;通过做读书笔记、心得的方式,让老师明确目标导学的策略,提升老师的理论水平,理论的提升,促进大家理念的更新,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研组长认真做了发工,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计划,个个知道自己常规工作。每一节课要精心备课,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疑点,精心地构思教学的五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的,选择有效情境导入新课,让孩子上课伊始就走进学习,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4、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充实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各种情境,利用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从事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机会,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的愿望。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提倡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绿色语言,让学生在温和、宁静的情感中学习。
每次活动开始,老师们都能够深入了解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性,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为研讨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例。一天一研磨,天天有进步。“红衰翠减雨淋沥,一番洗清秋。”,虽初春乍寒,但仍挡不住全体教师凝心聚力,共研共磨共进步的脚步。
研课进行时,老师们也各显神通,靠着较强的人格魅力,严谨的逻辑思维,打开思路、举一反三,为学生预留了大量自主思考的时间,老师们听了也都有所收获,为开学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做好了准备。
在研课的过程中,大家都采用了“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预习、探究、展示、点拨、测评等环节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使课改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全体老师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去参与其中,弯下腰来,俯下身来,虚心学习。我相信,在新的学期,通过这次磨课,能游刃有余地在三尺讲台上任意挥洒,激扬文字。
5、课后反思,受益无穷。
每一节课后或者每一次听课之后,要有一个交流反思的时间。这有时比上一堂课带给教师的感受更多,每一次活动之后,在各组长的带领下各位教师各抒己见,有争执,有交流并能及时反思,写好听课后的感悟及不足,争取做到“一课二上,三讨论”。我们更为关注课堂每个环节的方法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抓住学生的心,这样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活动中,各学科组长充分发挥了专业引领作用。研讨过程实现了有主题(专题发言)、有启发、有评价、有反思、有收获、有方法、有指导的活动目标。在主题研讨中,大家围绕个人在教学中的做法畅所欲言,
6、共同合作,集思广益。
新课标的备课量很大,所以集体的力量更重要,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讨论教学中的一些环节问题,统一教学进度、教育目标、讨论最佳教学设计方案,反思教学得失。尽可能多地从网络上、书本上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各课资料,力争要更高的质量。集体备课常规化,做到有中心议题,中心发言人,并记录汇总。
通过研磨,我们对“导学互动”课堂模式与“目标导学”课堂模式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然后就目标导学课堂模式中的五环十步有了再一次的理解和感悟:导要贯穿整个课堂,学、练、展则是合作学习探究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而练这一环节中,不仅要有学生对导学单的展示,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深层次地思考,提出与课文相联系的更深度更高度的问题,以此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达到讲练结合,读写结合,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研磨,我们知道了:导在教师,问题情境设计;学练展评在师、生,重在学生,即十大能力的培养,研磨课的重点是:根据学情,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
各学科组都能按“导学练展评”的基本模式备课,思路清晰,环节清楚;研磨时,以“微课”的形式,一人展示,共同研讨。研磨的重点都能围绕“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导单 堂清单设计、重难点突破、自学、 合作探究、 展示评价安排、教法学法商讨”这几个方面,切合实际,较有实效。
二、痛定思痛侃问题,长歌当哭作反思。
痛定思痛,长歌当哭,该面对的还得面对,该正视的还得正视。面对,不是静态地观望;正视,理应是积极地解剖,以此为戒,不再重蹈。从备课研课磨课总体来看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个别同志应付,来的时候笔不带、本不拿,更别说带上自己备的教案了。
2、个别同志到岗不及时,或迟到或旷课或以各种理由请假,或认亲或谈朋友或私事多多。
3、个别同志积极性不高。备课阶段,完成分工任务拖拉,影响整体工作推进;研磨时,不认真听看记,埋头玩手机;研讨时,无所事事,不够积极;作课时,知乎应付,没认真准备,教学设计依然是“新瓶装陈醋”,毫无新意,“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大有人在。
三、莫等闲、错失好时光,空悲切
1、尽快梳理好完整的教案、课件,为质量提升提供保障。我们要求,今天上午会后立即整理修改后的教案和课件,发给组长;组长统一到一个word文档,对字体、格式等进行审阅;无错误后,统一交给各责任人,各责任人再次进行审核,统一交中心学校,下发各学校。每一位教师所撰写的教案、制作的课件全镇使用,有版权进行署名,如果层次不高,内容不实,显示不了自己的水平,代表不了自己的实力。
2、尽快掌握好“目标导学”课堂操作规范,烂熟于心。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是提升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不是传道授业,而是开启学生智慧。通过课堂教学,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受益终生。“目标导学”着力培养:沟通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目标导学”课堂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以开启智慧为主旋律。
3、练好内功,强化专业引领。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 善学、乐学思维型课堂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做学生的先生,先做学生的学生”。全体教师要以小学生的姿态,挤出时间来学习,学习新课改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静得下心,稳得住神,才能拥有“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总相思”的治学情怀,才能真正感味“我参与、我快乐”的意境。
4、加强反思,掌控课堂的发展态势。按照要求,研磨课要成为精品课,但是纵观个别同志手里的教案,有醍醐灌顶的睿智,也有近似文字的游戏。还望各位教师在泼墨挥毫之前好生斟酌,确保你所撰写的教案成为各学校的典范。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在研课磨课的道路上,还需老师们积极探索,勇于钻研,教科研永远在路上!让我们行走在这美丽的春色中,且吟且唱,且行且歌,共同成长,演绎精彩!崇高的职业赋予了我们神圣的生命,神圣的使命给予我们不懈追求,但愿能收到承前启后的效果,为寺湾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