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召开“送法进校园”工作推进会
与法“童”行 护航成长
———淅川县召开“送法进校园”工作推进会
5月31日,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淅川县在县二小召开了“送法进校园”工作推进会。


这次大会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题,紧紧围绕“建立完善各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政法牵头指导、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校主责、社会家庭有关方面共同参与的学校法治教育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法治教育的质量效果,使未成年人保护的篱笆更加牢固,推动全县中小学生进一步养成遵守法律的自觉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增强自我保护、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严防校园各类案事件的发生,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一目标,明确要求全县各中小学校从六个方面加强校园法治建设:一是要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及法治教育县本教材;二是要深入开展好法治专题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三是切实加强全县学校法治教育队伍建设,四是大力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五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全力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六是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会议由淅川县政府副县长唐云芝主持,淅川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东兴同志传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通知》(淅政法【2022】31号),淅川县人民法院院长白云同志宣读了对第六届“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决定,会上还下发了《关于调整充实全县中小学校专业兼职法制副校长的通知》(淅政法【2022】32号,为全县成建制学校配备了专、兼职副校长各119 名,并命名了淅川县首届166名“女童保护宣讲志愿者。



针对下步工作,会议强调:
政治站位要再提升。各级各部门要把学校法治教育当成我们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站位,创新方法,细化措施,大力支持和有序推进。只有通过长期的、经常性的普法教育,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润物细无声”,才能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自我防范能力。
教育针对性要再增强。校园群体庞大,儿童、青少年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针对学生法治教育,我们要分类施策,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未成年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
教育方法要再创新。学校法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对象多样,内容丰富。我们要善于总结过去好的经验做法,也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基础上,提高普法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工作合力要再凝聚。法治教育和普法工作不仅仅是政法部门的责任,更需要统筹整个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未成年人教育工作。
全县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副职领导、妇联主席、团委书记、中心学校校长、县直未成年人保护成员单位分管副职领导和所有县直学校校长参加了会议,县二小部分学生、教师代表、女童保护志愿者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后,淅川县政法委执法监督科科长马博同志和淅川县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薛雪同志联袂为现场的小朋友上了一节生动活泼、 情景交融的法治课“与法‘童’行 护航成长”,同时两位讲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与众不同弥足珍贵的“六一”节礼物--《防性侵手册》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彩页。
这次“法治进校园”推进会是在淅川县2022年“两会”期间所提出的推进淅川发展“双九”战略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必将使法治淅川建设行稳致远,促进全县未成年人与法同行健康成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