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马蹬镇>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淅川县常态化疫情防控二十条

来源:马蹬镇 发布时间:2022-06-05 08:46:30 浏览次数: 【字体:

                                           淅川县常态化疫情防控二十条

                                                (2022年6月)

为认真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总方针,扎紧“四个口袋”,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实现“七化”目标,坚决守牢长周期不发生规模性疫情这一底线,实现“零输入、零输出、零感染、零传播”,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促进、“双胜利”。特制订以下20条:

一、强化返乡人员报备。①报备方式:通过“豫报备”平台报备;向社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报备;如户籍地与现居地不一致,实施双报备。②报备要求做到“四个清楚”:返乡人员来源地清楚;返乡交通方式清楚;返乡人员健康状况清楚;返乡人员管控措施清楚。③鼓励群众举报未报备返乡人员。有奖举报电话:0377-69588269④针对未报备返乡人员提级赋码、管控,如故意隐瞒行程,依规进行行政处罚;情况严重造成疫情扩散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做实常态化赋码工作。对于入淅返淅的,必需提前3天报备。①凡入淅返淅正常报备的,按照个人健康风险等级正常赋码。②凡不按规定报备入淅返淅的,各村按照“应报尽报”原则,全部上报疫情防控指挥部,给予提级赋码,落实提级管控。③凡在社会面管控工作中,经多次劝导,拒不履行扫场所码、戴口罩、2米线等防控措施的,上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给予强制赋码管控。④凡在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中不执行相关规定,随意走动或聚集的,提级赋码管控。

三、落细风险人员管控。①境外返淅人员。由属地乡镇办闭环转运至县集中隔离点,实施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检测管理。②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入返人员。实行黄码管理,严格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357天开展入户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待健康监测结束后转为绿码。③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入返人员。实行红码管理,实施14天集中隔离,在第1471014天开展入户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④确诊病例的密接次密接者。密接者赋红码,实施14天集中隔离;次密接者赋黄码,实施7天集中隔离。⑤上级大数据推送人员,区域协查人员,确诊病例时空伴随者。根据核查结果,按无风险、密接次密接者、外出人口等情况分类管控。⑥低风险的地市入淅人员。入淅后查验“两码一证”(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落地即核酸,并在72小时内再开展1次核酸检测;未按要求开展核酸检测的赋黄码,并依规处理,在2次核酸检测阴性后转为绿码。

四、严格社区(村)人员管理。①各社区(村)均要申请场所码,创建“无疫小区”。②对于非城区乡镇的村庄,由村信息专管员或村民小组长分级具体落实辖区人员的场所码查验、戴口罩、报备、核酸检测等措施。③镇不定期对疫情防控政策落实情况明察暗访,发现网格员工作不力的,依规进行处罚。

五、盯紧社会面管控。1)提高辖区居民个人防控意识。提高居民个人防控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落实戴口罩、扫场所码、两米线、不聚集、勤洗手、房间定时通风换气等疫情防控措施。(2)落实公共场所防控主体责任。公共场所(学校、宾馆、商超、医疗机构等)经营主体依照行业防控指南,落实申领场所码、设置查验岗、测温、限流、消杀、健康监测、核酸结果查验等措施。对公共场所不履行防控措施的,由行业部门责令其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停业整顿。(3)镇成立宣教队,设置集中培训班,《常态化防控措施二十条》发布之日至620日,由宣教队对室外流动人员进行宣传劝导,进行集中教育培训。620日后凡辖区居民不执行疫情防控措施者由辖区进行集中教育培训,拒不遵守防控措施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通过教育部门“小手拉大手”提升全人群防控意识。(5)提倡白事办,红事缓办提前报备,人员不能超过50人。(6)推广场所码的查验和运用。①在公共场所、交通卡点、村(社区)道口查验岗申领场所码并进行查验。②查验工作人员必须对扫码成功后场所码界面五种功能逐个查验:a、查验行程卡。b、查验电子健康卡(健康码)。c、疫苗接种。d、核酸检测。e、自动生成的场所码(替代登记)。③查验结果运用:a、对行程卡中显示14天内风险区旅居史和异常的,进行登记、临时隔离、通知属地流调和管控。b、对发现电子健康卡红黄码的,登记、临时隔离、通知属地流调和管控。c、查验发现未全程接种疫苗的,登记并通知属地补种疫苗。d、查验发现未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的,登记、上报赋码并提示就近核酸检测。e、上述4条均无异常者,放行通过。

六、提高哨点灵敏度。①发热门诊②基层医疗机构③社区(村)网格④酒店⑤药店⑥重点单位、重点场所(医疗机构、学校、景区)等⑦23类重点人群⑧车站⑨5个交通卡点⑩公共交通工具⑪聚集性活动⑫区域协查⑬电子围栏等哨点,要发挥哨点作用,提高灵敏度,落实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履行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对哨点未履行职责的,由相关部门依据《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哨点工作指南》的规定进行处罚。

七、做好核酸检测工作。镇卫生院增设1个常态化便民核酸采样点,2022512--612日期间,对全域核酸检测实行免费,恢复核酸检测收费时间另行通知,23类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常态化,不再加密检测频次。

八、从严管控冷链物流。1.进口冷链物品和进口非冷链物品(食品)市场监督所对从业人员执行“三证一码、三专四不”制度。2.对快递物流和邮政快件从业人员按照每周两次进行核酸检测,落实“一封三全一消杀”制度,对国际快递物流货物及中高风险区物品实行分区放置和隔离,严防高风险物品的输入。市场监管所和邮政分公司坚持每周对下属企业抽查、暗访至少一次。

九、指挥体系专职专责。成立镇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明确镇长疫情防控主要领导责任,其他人员具体负责开展日常工作。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具体负责疫情防控工作。

十、强化宣传引导。①按照有标语、有喇叭、有宣传车、有告知书、有宣传栏的“五有”标准,实现乡村、集镇全覆盖,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社会宣传工作。②充分利用手机电话,微信、手机短信、致在外人员一封信等形式,开展“一话三信”宣传,对中高风险区人员劝留止返。③发生疫情后,2小时内完成上报。④要通过向群众发放一份防疫宣传手册、向学生上一堂防疫课、对居民开展一次培训等措施,宣传普及《公民防疫守则》等疫情防控常识。开展防疫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六进”活动,提高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率、覆盖率。

十一、实行有奖举报。①对刻意瞒报近14天内有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入(返)淅人员。②隐瞒不报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③健康码、行程码为红码、黄码,未及时报备、未严格执行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相关规定,出入公共场所,参与聚集性活动的人员。④违规举办聚集活动的。⑤有14天内中高风险区(及关联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和未携带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市外来(返)淅人员隐瞒不报的。⑤个体诊所、村卫生室违规接诊发热病人。⑥药店违规销售退烧药的。⑦编造虚假疫情及相关信息,转发、传播虚假不实疫情及相关信息的人员等。对上述举报线索经查证属实的,给予首位线索100元的奖励。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奖举报电话:0377—69588269

十二、加强分析研判。

十三、做实“两推送一交办”。两推送:一是卡点向乡镇(街道)推送,二是乡镇和城区乡镇(街道)的信息互推,卡点要向县指挥部一日三次推送返淅人员,县指挥部一天三次向乡镇(街道)交办以下四种类型人员管控措施:①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由户籍地管理;②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实际居住地管理;③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都有房屋的以户籍所在地管理为主;④户籍非本县,租房居住流动人口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

十四、畅通就医绿色通道。对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尤其是孕产妇、急危重症患者等人群,开通就诊绿色通道,给予及时有效救

十五、规范卡点管理。。

十六、强化行业部门职责。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九小门店、商超,村镇所负责建筑工地,高速办公室负责高速公路施工工地和服务区,派出所负责宾馆旅店,卫生院负责医疗机构和洗浴场所,应急队负责农贸市场、夜市和沿街摊贩,旅游办负责景区、旅行社、书屋、休闲娱乐、文化门市,企业办负责工业企业等。各单位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暗访督查,结果要上报指挥部,对于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

十七、违反规定的惩戒。从严追究违反疫情防控的14种行为:①拒不扫场所码②不戴口罩③不参加核酸检测④故意隐瞒行程或者拒不配合流行病调查⑤扰乱封控管理秩序⑥违反规定组织聚集性活动⑦违规擅自经营⑧传播虚假疫情信息⑨单位或市场主体不履行疫情防控责任⑩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千方百计逃避防疫检查不执行县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或命令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使用伪造变造核酸检测报告和抗原检测结果等方式逃避防疫检查冒用他人健康码或行程码等方式逃避防疫检查经过疫情防控查验点的车辆和人员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等行为。

十八、落实物资储备和经费。

十九、严格督导检查。

   二十、严肃责任追究。对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违规违纪、失职失责的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按照《淅川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责任追究办法》

                                                                                                    2022年6月5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