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审计局>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南阳市审计局2018年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公告

来源: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9-07-12 09:26:3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第19号

2018年,南阳市审计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坚持推进依法审计实践与法治建设紧密结合,为服务和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1.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审计机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经南阳市编委同意,再次予以确认,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2.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对审计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集体审议、公开发布等制度,市审计局均加强合法性审查,提高了审计制度建设的程序化、科学化水平。

二、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1.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市审计局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均明确了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定程序、法律责任,规范决策流程,强化了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对于重大行政决策均提请审计机关有关会议集体讨论,由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确保了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2.加强合法性审查。认真贯彻执行《南阳市审计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建立审计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对审计项目安排、重要审计方案、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重要对外合同的签署等事项,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聘请南都律师事务所所长为法律顾问,承担市审计局相关业务法律事务。

三、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健全衔接机制。南阳市委办公室印发了《南阳市委办公室、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宛办文〔2018〕22号),审计整改机制更加完善高效。

2.完善审计执法程序。市审计局严格执行审计法定程序,推行审计全过程记录,规范审计具体程序、流程,严格执行审计项目审理制度,凡审计项目均由法制机构审理,2018年,局主要领导带领法制人员对淅川扶贫审计以及南召、方城基础教育与扶贫审计项目进行了现场审理,确保了审计质量。

3.全面落实审计执法责任制。按照《南阳市审计局岗位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不同单位、岗位审计人员的执法责任,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依法审计、公正审计和文明审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4.健全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市审计局按照上级要求,已全面推行审计人员平时考核制度,实行网上填报工作完成情况。完善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2018年12月下旬,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进行了红色专题教育,使同志们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光荣传统洗礼和心灵的震撼。大力支持审计人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政策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健全审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在局机关大厅和门户网站上公开审计权力清单和流程图、确保审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落实国家审计准则,积极落实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业务的分级质量控制,形成了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报告等各环节既相互制约又协调有序的审计权力运行机制。

2.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市审计局党组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局机关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局机关各党支部履行管理责任,开展为官不为、懒政怠政不作为等专项治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能够认真执行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常委会对审计工作报告提出的有关意见,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及其组成人员的监督。凡是审议意见等均做到了认真研究、严肃对待、及时回复。

3.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市审计局建立了对审计机关违法审计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畅通举报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审计行为。2018年,接受投诉1起,迅速进行调查核实,对反映问题与事实不符的调查结果向投诉人进行了反馈。

4.全面推进审计依法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审计结果公开。完善了《南阳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明确了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流程。2018年已公告审计项目34个。

5.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市审计局建立了政务公开工作协调制度和健全新闻发布会制度,对预算执行和“三公经费”等予以公开。

五、全面提高审计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1.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按照南阳市普法办的要求,举行了科级以下干部普法考试,总体成绩优秀。对个别答题不够认真规范的同志,责令其进行了补充完善;积极参加审计署举办的审计大讲堂、省审计厅举办的审计讲坛培训;加强业务培训,对新野、淅川、西峡、宛城4县区审计局进行了法制和信息宣传工作培训。应镇平县政府邀请,结合市审计局组织编印的《领导干部审计常识读本》,对镇平县县直部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和财务人员150余人进行了财经法律法规和审计基本理论知识培训,南阳电视台、镇平电视台予以报道。

2.注重通过审计法治实践提高审计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市审计局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开展了以案促改、以案释法活动,使审计人员在审计执法、普法的同时,自身法制素养和依法审计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六、着力加强审计质量建设。

按照新时代审计质量建设新要求,在严格落实审计质量控制各项制度规定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南阳市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南阳市审计局审计现场管理办法》、《南阳市审计局审计项目审核复核审理办法》、《南阳市县区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指导和控制办法(试行)》、《南阳市审计局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南阳市审计局优秀审计项目培育指导与评选办法》等制度规定,严格落实“一审双报告”制度,切实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同时重视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狠抓审计整改和成果转化,努力打造优秀项目。参评的一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被省审计厅评为优秀审计项目,实施的栾川县扶贫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地方扶贫表彰项目。

七、完善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1.加强审计法制队伍建设。截至2018年底,市审计局法规科配备两名工作人员,均为本科以上学历,既有多年从事审计综合业务工作的同志,也有从事过审计业务和综合工作的人员,总体上能够适应审计法制工作的需要。

2.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市审计局将编印的《财经审计法律法规读本》和《领导干部常识读本》赠送原城乡规划局、环保局等市直机关,让法律法规进机关;赠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及月季园项目工地现场等,让法律法规进入建设项目现场。

3.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市审计局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在每年开展的年度审计业务考核中,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予以量化考评,发挥了考核评价对审计法治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

4.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市审计局党组对本单位全面推进法治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把贯彻落实《河南省审计厅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推进审计工作法治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将审计法治工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及时听取审计业务和法制工作情况汇报,定期分析工作运行态势,提出明确要求,及时指导改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5.加强党对依法审计工作的领导。市审计局党组能够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谋划和落实好依法审计的各项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发挥了牵引和带动作用,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八、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统一部署,市审计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审计、突出重点,持续加大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财政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政府投资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在严肃财政纪律、服务宏观调控、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共完成审计单位52个,查出违规金额67270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279933万元,促进增收节支91767万元;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77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建议156条,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59项;提交审计专题报告、审计要情、审计专报被批示采用34篇,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的监督服务保障作用。其中,洛阳市及所辖县区政府性债务审计、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扶贫审计、基础教育审计、南召县政府原县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均受到省审计厅表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