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审计局关于县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专项审计结果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和淅政文〔2019〕29号要求,我局决定成立审计组,自2019年4月15日起,对淅川县信息系统情况进行了报送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信息系统基本情况
1、信息系统基本情况:此次审计共涉及5个单位12个信息系统,其中省级部门建9个、县级部门建3个;审计涉及信息系统项目预算批复总金额(含升级改造费用)854.5万元,截至2018年12月底实际投入总金额(含升级改造费用)659万元,运维费用总支出116.45万元。
2、网络设施建设情况:截至2018年12月底,6家单位网络设施实际投资总金额326.91万元,其中:网络固定年度租金支出28.69万元。
3、单位网络和信息安全情况:6家单位都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了内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了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制定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宣传教育培训。截止目前,未发生过网络安全事件。
二、审计发现问题
1、认识上存在局限性。政务信息系统是提升政务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将在日常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信息化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单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轻应用现象,单位网站长期不更新,办公软件使用率较低,政务信息系统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政务信息系统人才短缺。 这些年县直各单位虽然也通过各种渠道充实了一些人才,但从总体上讲,从事政务信息系统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也不甚合理,素质更亟待提高。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严重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远。
3、缺乏长远规划。对于如何规划、做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还没有一整套的发展蓝图,许多单位政务信息系统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短期效应上来,设备和软件没有考虑到发展和升级等方面问题,从而导致各种软、硬件淘汰速度过快,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技术开发人员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所开发的产品缺乏实用性,有的操作不够方便,使看上去功能强大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却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三、审计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议各单位设置政务信息系统专职管理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和指导工作,加强对政务信息系统建设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的协调,健全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单位的主管领导和专职人员,负责落实相关工作。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考核,把该工作列入对单位领导考核的内容。
2、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人才是关键,必须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一是要每年有计划、有步骤的从地方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一定名额的信息专业人才。二是要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公司及各类计算机专业人才单位,建立形式多样的合作关系,解决技术难点。三是建立健全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定期、不定期的举行政务信息系统培训专题讲座和相互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对政务信息系统技术资料收集、学习、推广的组织领导。
3、加大政府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力度。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对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利用水平,提高政务服务能力,便利群众办事创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部门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政府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