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审计局>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淅川县审计局关于淅川县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结果公告

来源: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1-12-30 09:12:30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省审计厅2021年省市县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全覆盖同步审计工作要求,按照《河南省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工作方案》,20213月至4月,淅川县审计局成立审计组,组织4名审计人员,淅川县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延伸调查了7个单位、26个建设项目、5户企业和0.03万人在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此项工作已结束,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抗疫特别国债基本情况

截至202012月底,淅川县共收到新增财政资金预算指标73269.56元,其中抗疫特别国债资金24573。县财政下达的本级部门新增财政资金预算指标已全部下达,已下达抗疫特别国债资金24573

二、审计评价意见

(一)总体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淅川县财政自收到新增财政资金后,已全部按照国家财政部有关政策的要求及时分配至相关单位,分配比例达到100%。主要用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4856万元(县医院迁建1885万元,县中医院老年病房楼建设724万元,中医院地下通道建设500万元,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原县医院建设997万元及十七个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建设750万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库公路)2000万元;机关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支出16617万元;其他抗疫相关支出1100万元(县医院公共医学中心建设500万元,县医院P2实验室建设300万元,疾控中心P2实验室建设300万元)。淅川县已严格按照直达资金管理办法,足额安排相关资金,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县财政能在收到直达资金(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时,第一时间进行安排、分配、下达,做到单独下达,单独标识,资金标识贯穿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整个过程,并及时督促资金使用的相关单位尽快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保证惠企利民资金落实到户、到人。在资金管理全过程中,坚持将直达资金指标接收、分配等环节录入直达系统,并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建立直达资金台账,全过程反映直达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全程动态监测,确保数据真实,账目清晰,流向明确,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二)典型事例

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具体分配到淅川县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的资金4856万元,主要是县医院迁建项目资金1885万元,县中医院老年病房楼建设724万元及地下通道建设500万元,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原县医院建设项目997万元以及十七个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建设750万元通过这些资金的投入,新建县医院能及早的投入使用,缓解了地方财力不足投入不足的矛盾;县中医院老年病房楼已投入使用;十七个乡镇卫生院的发热门诊大部分也已投入使用,有效地缓解了山区库区移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淅川县的医疗条件。但受部分条件的制约,县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原县医院的工程按照合同的约定,待到20219月竣工,县中医院的地下通道工程按照合同的约定,待到20217月底竣工。

2.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抗疫特别国债资金2020年具体分配到淅川县2000万元,用于环丹江口水库公路建设环库公路渠首至香花段已全部投入使用,有效地缓解了库区移民行路难的问题,并且还在该道路上举办了两届环库公路自行车大赛,赛事活动相当成功,有力的提升了当地移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3.对机关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支出方面: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分配到淅川县共计16617万元,极大地缓解了淅川县财力困扰。淅川县作为深度贫困县,县财政收入压力相当巨大,同时面临着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国家及时拨付16617万元,积极支持了淅川县的经济发展,为淅川县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利的财力保证。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资金拨付效率较低。

淅川县厚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建设项目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2021年1月竣工,2021年2月已投入运营。该项目预算总投资73.15万元(全部为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截至2021年4月,已经支付42.53万元,结余30.62万元,支付比例58.14%,资金拨付效率较低

四、审计处理情况

对于上述问题,县审计局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作出了处理,并提出了审计整改意见。

五、整改情况

对于本次审计查出的问题,淅川县财政局非常重视,并根据审计提出的建议,对审计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资金拨付效率较低。整改情况:淅川县厚坡镇卫生院结余30.62万元,已支付20.49万元,仍结余10.13万元,主要是该院发热门诊升级改造项目尚未进行竣工决算,待决算完成后支付。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