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审计局注重探索企业审计新途径
进入11月中旬以来,淅川县审计局就今年开展企业审计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大家普遍认为,该县审计机关能够立足地方企业的特点,打破传统思维,创新方式方法,从过去注重结果审计转变为注重过程控制审计,大大提高了监督成效,提升了服务水平。
首先,规范企业审前调查,突出审计工作重点。该局率先制定了企业审前调查的一系列规范,规定把被审计企业管理控制模式、内部控制设置与执行、重大决策程序与结果、大额资金使用等作为审前调查的重点内容,有效突出企业经营活动过程控制的合理性、风险的可控性、重大决策事项的合规性和规范性,确保通过调查后所制定的审计工作方案能够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重要方面。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工作实施方案。如:他们在开展对该县电力公司的审计中,审前调查发现集团下属一家分公司不属于审计机关的审计范畴。对此审计组及时调整了审计方案,规定只对董事会通过的重大决策的执行和相关资金往来、利润分配等事项进行延伸审计,绕开了企业的有关事项和资金纳入审计范围的问题,避免了方向性的失误,也节约了审计成本。
其次,加大延伸审计力度,突破传统审计“瓶颈”的制约。对现代企业进行审计,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式明显已不适应。对此,该局确立了以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以业务经营审计为重点、以计算机辅助审计为手段、以延伸审计寻求突破的工作思路,除加大对所属关联单位的延伸审计外,围绕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加大对相关单位的延伸审计。在今年开展对3家企业的审计中,延伸审计的分公司就有7家,资金比重达10.2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3.1%。此外,为解决审计综合分析财务数据不完整的问题,该局从审计立项时做到项目查询、分析、生成审计工作底稿等都借助计算机完成,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其他计算机审计软件从被审计企业财务数据中查找、分析审计重点和其他需要关注的环节,从而大大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时效。
再次,注重成果转化,助推企业发展。他们对审计中发现的一些涉及国企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事项及需多个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报送审计专报,以引起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如在今年6月开展对国企盈利现状及融资结构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企业因结构性偏差导致市场占有率下降、盈利水平下滑以及资金链断裂、融资难度加大等问题,该局以审计专报的形式及时向县领导作了汇报。该县主要领导迅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听取审计、财政、税务、工信、国资及发改等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出台了关于深化国企改革、推进企业重组、探索企业转型、化解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化解危机,共渡难关。同时,他们还注重跟进服务,帮助堵塞管理漏洞。通过定期将审计发现的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归类、分析、综合,就企业的投资决策、改制重组、全面预算等内容向政府领导及财政、工信等部门进行通报,从而服务了企业的需要,助推了企业的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