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2010年县直医疗单位主要工作目标
淅川县2010年县直医疗单位主要工作目标
一、确保新农合健康运行。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目录和基本诊疗规范,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强监管,保证全年不发生违规违纪事件;就诊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满意率达90%以上。
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卫生文化建设。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医院专评活动,力争行评名次前移。加强信访稳定工作,认真查处各类案件,上级交办案件到期结案率100%。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作风,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加强医患沟通,沟通率100%,患者对沟通满意率≥90%;规范医疗文书书写,甲级病历率达90%以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规范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落实二级医院“十大指标”宏观监控;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化“医院管理年”、“质量万里行”活动,实现“三优一满意”的目标;根据《侵权责任法》,落实医疗损害责任追究制。
四、做好疫情监测和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现象。认真落实各项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实施率100%,完成艾滋病疫情监测任务。县医院要加强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保证艾滋病病人有药吃、有医治、有院住。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疑似结核病发现率达内科门诊就诊量的3‰以上,转诊率≥90%,转诊到位率≥85%。做好甲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急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设产科的各医疗机构都要建一个标准化接种室。
五、进一步加强中医工作。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各派出2—3名中医人员到市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县人民医院开展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县中医院申报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中药房、供应室达标。
六、强化卫生科技教育工作。培育和发展重点特色专科。县人民医院至少申报成功一个重点专科,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至少申报成功一个特色专科。同时,做好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县人民医院至少3项、县中医院和县第二人民医院至少取得一项市二级科研成果。
七、认真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妇幼保健院要指导全县医疗单位开展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高危妊娠筛选登记管理工作。全县住院分娩率≥97%;高危妊娠筛选率≥30%;高危住院分娩率≥99%;孕产妇死亡率降至全市平均水平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15‰;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办理率100%。
八、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继续保持100%无偿献血,确保100%输血安全,县医院血库和各医疗单位输血科达到《河南省医疗机构血库标准化建设评审标准》。
九、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每月向卫生局上报信息不低于2篇;全年被县卫生局采编稿件不低于5篇,被县委、县政府信息采编稿件不低于2篇,被市以上报刊采编稿件不低于1篇。
十、继续联系帮扶乡镇卫生院。在业务支持上,县医院联系九重、厚坡、香花、马蹬,中医院联系荆关、寺湾、西簧、毛堂,公疗医院联系仓房、盛湾、滔河、大石桥,妇幼保健院联系城镇、金河、上集、老城。
十一、搞好移民服务和创卫工作。帮扶指导所包乡镇做好移民搬迁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做好移民出生医学证明的办理和核查工作;搞好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的相关工作。
十二、做好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等工作。
十三、按时完成卫生局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四日
淅川县2010年乡镇卫生院主要工作目标
一、确保新农合健康运行。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农民参合率不低于98%;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目录和基本诊疗规范,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强监管,保证全年不发生违规违纪事件;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满意率达90%以上。
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卫生文化建设。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医院专评活动,力争行评名次前移。加强信访稳定工作,认真查处各类案件,上级交办案件到期结案率100%。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作风,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加强医患沟通,沟通率100%,患者对沟通满意率≥90%;规范医疗文书书写,甲级病历率达90%以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规范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深化“医院管理年”、“质量万里行”活动,实现“三优一满意”的目标;根据《侵权责任法》,落实医疗损害责任追究制。
四、乡村卫生组织服务能力建设。力争60%的乡镇实行政务、业务、药械、财务一体化管理;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20%;年度至少开展一次乡村医生培训活动;在原有14个合格急救站的基础再创建2个。
五、完成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任务。新建30所标准化卫生所(其中荆关2所、寺湾2所、西簧2所、毛堂2所、城镇1所、金河2所、老城2所、大石桥2所、滔河2所、盛湾2所、上集2所、马蹬2所、九重2所、厚坡2所、香花2所、仓房1所),完善提高70所村卫生所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
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防保站按照配置要求,做到人员、技术、设备“三配套”,预案、队伍、经费、物资、演练“五到位”;以乡为单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做好14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普种工作;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现象。认真落实各项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育龄妇女随访率达到100%,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实施率100%,完成艾滋病疫情监测任务。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艾滋病救治工作,保证艾滋病病人有药吃、有医治、有院住。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艾滋病人稳定工作。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完成下达的病人发现治疗管理目标,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人口覆盖率达100%,疑似结核病发现率达300/十万以上,转诊率90%以上,转诊到位率85%以上,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达70%以上,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不发生重症死亡病例。
七、认真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深入开展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高危妊娠筛选登记管理工作,住院分娩率≥97%;高危住院分娩率≥99%;高危妊娠、高危儿上级转诊率≥9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80%。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办理率100%;荆关、寺湾、上集三个卫生院产科达市级示范标准;降消”项目、叶酸补服项目完成市定目标。
八、进一步加强中医工作。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至少1人掌握不少于10项,并完善档案资料,做好验收准备工作;至少派出1名中医人员到市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建成1个达标中医科;荆关、金河各申报1个市级中医专科。
九、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卫生科技教育。加强在职职工的培训,制定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每年选拔3—5名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继续开展大专学历教育,配合全省“51111”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争取利用五年时间,使全县乡镇卫生院所有卫生技术人员都达到大专学历。
十、切实履行好行业监管职责。对辖区内各类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达100%,解决无证办医、无证行医问题;统筹做好各项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和食品等公共卫生安全。职能调整后,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开展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
十一、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每月向卫生局上报信息不低于2篇;全年被县卫生局采编稿件不低于5篇,被县委、县政府信息采编稿件不低于2篇,被市以上报刊采编稿件不低于1篇。
十二、做好移民服务和创卫工作。落实移民体检筛查和移民搬迁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配合做好移民出生医学证明的核查和办理工作;做好参合农民新农合手续移交等工作。做好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卫生乡镇、市级卫生单位的相关工作。
十三、做好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等工作。
十四、按时完成卫生局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0一0年年三月二十四日
2010年县合管办主要工作目标
一、加强对全县新农合经办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培训率和政策知晓率100%;加大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
二、严格执行新农合各项政策,杜绝一切违规违纪行为,保证全年不发生重大违规违纪事件,确保新农合健康运行。
三、加强基金监管,加大稽查力度,严查弄虚作假、套取合作医疗基金行为,案件查处率100%。
四、加强网络管理,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目录和基本诊疗规范,目录外用药控制在10%以内,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医疗服务信息上传率达98%以上,网上直补报销率100%,全县各类补助信息录入率100%。
五、做好新农合信息报送工作,月、季、年报及时准确率100%。
六、定期对全县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情况,指导和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必要时调整实施方案。
七、协助政府,组织收缴农民参合资金,进一步提高参合率,保证2011年度新农合参合率达98%以上。
八、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开展优质服务,简化报销程序,市内实行“一本通”,市外住院病人出院后到县合管办随到随报,即时报销率100%。
九、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每月向卫生局上报信息不低于2篇;全年被县卫生局采编稿件不低于3篇,被县委、县政府信息采编稿件不低于1篇,被市以上报刊采编稿件不低于1篇。
十、做好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等工作。
十一、按时完成卫生局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四日
2010县疾控中心主要工作目标
一、疾控中心负责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按照配置要求,做到人员、技术、设备“三配套”,预案、队伍、经费、物资、演练“五到位”,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
二、巩固计划免疫成果,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三、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及时审核率100%,保证疫情旬、月分析率100%。
四、认真落实各项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督导各医疗单位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育龄妇女随访率100%,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实施率100%,完成艾滋病疫情检测任务。保证VCT室、初筛实验室能满足全县重点人群咨询、检测服务,完成综合示范区项目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完成下达的病人发现治疗管理目标,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人口覆盖率100%,疑似结核病发现率达300/十万以上,新涂阳病人发现率≥70%,涂阳病人治愈率≥85%。
六、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每月向卫生局上报信息不低于2篇;全年被县卫生局采编稿件不低于5篇,被县委、县政府信息采编稿件不低于2篇,被市以上报刊采编稿件不低于1篇。
七、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卫生文化建设。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力争行评名次前移。加强信访稳定工作,认真查处各类案件,上级交办案件到期结案率100%。
八、配合做好移民服务和创卫工作。配合乡镇做好移民搬迁中的传染病预防、集体用餐卫生防疫等工作;配合做好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
九、做好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等工作。
十、按时完成县卫生局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四日
2010年县卫生监督所主要工作目标
一、加强能力建设,完善装备设施,提高人员素质,完善执法功能。
二、提高监管频次,对餐饮单位,城区每年达6次以上,乡镇达3次以上,其它行业监管频次不少于3次。
三、餐饮食品安全无证查处率达100%;监督覆盖率达100%;餐饮经营单位原料进货索证制度规范建立率100%。
四、非法医疗机构查处取缔率100%;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100%;建档率100%。
五、学校卫生:乡镇直以上学校的监督覆盖率达100%;卫生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建立率达100%;建档率达100%;确保校内无重大卫生安全事故。
六、加强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监管工作,达到监督覆盖率100%。
七、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监督管理制度,量化分级管理率县城达80%;乡镇达60%。
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查处率达100%。
九、引入案件查办目标管理机制和多部门联动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程序执法,确保全年无败诉案件。
十、在职能移交前,卫生行政部门继续承担好餐饮业卫生安全监管责任;职能调整好后,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开展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
十一、加强卫生新闻宣传工作。每月向卫生局上报信息不低于2篇;全年被县卫生局采编稿件不低于5篇,被县委、县政府信息采编稿件不低于2篇,被市以上报刊采编稿件不低于1篇。
十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卫生文化建设。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力争行评名次前移。加强信访稳定工作,认真查处各类案件,上级交办案件到期结案率100%。
十三、配合做好移民服务和创卫工作。配合乡镇做好移民搬迁中的传染病预防、集体用餐卫生防疫等监督工作;配合做好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
十四、做好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等工作。
十五、争取卫生监督所建设项目纳入上级投资范围,并按时完成卫生局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四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