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一桥飞架变通途 豫卾再添“新动脉”

来源:淅川发布 发布时间:2025-08-25 17:57:24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8月23日上午,位于淅川县马蹬镇的丹江小三峡特大桥顺利合龙,渑淅高速项目全面转入路面及桥面附属设施施工阶段,豫鄂之间将再添一道出省通衢。

一桥飞架变通途

渑淅高速淅川至豫鄂省界段,北起河南淅川,南跨丹江与湖北十淅高速无缝衔接,全长24.838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丹江小三峡特大桥是渑淅高速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不对称小边中跨比分离式混合梁斜拉桥,双塔结构,独柱形混凝土桥塔,由河南交投集团、中交二航局承建,全长919米,主跨达536米。其独柱形混凝土索塔以宝剑造型傲然挺立,北岸主塔高155米,南岸主塔高206米,双向四车道的标准尽显辉宏气象。

该桥以其新颖的设计和复杂的结构创下了多项辉煌纪录:不仅是国内跨峡谷分离式混合梁斜拉桥的跨径之最,同时也是河南省跨径最大的斜拉桥。它创造了河南省桥梁建设的多个“第一”:首座分离式混合梁斜拉桥、首座采用独柱形桥塔的斜拉桥、首座采用标准强度2000MPa级钢丝的桥梁,以及首次在大跨度斜拉桥施工中应用缆索吊技术。

千日鏖战终圆梦

作为项目核心建设方,河南省豫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优质、高效、安全”的建设目标。历经三年攻坚,项目团队克服了超大直径桩基钻孔、超高主塔施工、引桥现浇、以及钢箱梁的复杂运输与精准吊装等重重技术难题。

重达9258吨的钢箱梁生产制造环节便体现了工程的宏大:钢材于湖南湘潭湘钢生产,历经500公里水路运抵湖北武汉中交二航局科工双柳加工基地完成单元件加工,再经410公里陆路转运至十堰武当山桥梁厂进行总拼、防锈、涂装与检测,最后通过120公里水路运达桥址。然而,2024年7月以来,受汉江上游降水不足影响,丹江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导致钢箱梁运输与吊装面临巨大困境。

面对危机,项目方迅速行动。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大力支持下,承建单位中交二航局成立保通专班,投入浮船和长臂挖机紧急疏浚码头及航道。经过近3个月持续奋战,2025年4月中旬,航道水深恢复通行标准,钢箱梁运输通道得以疏通,保障了后续吊装与拼接作业的连续推进。

大桥主梁由35节钢箱梁构成,单节最大起吊重量约312吨。合龙段吊装时,合龙口富余宽度仅有2厘米。施工地处峡谷,风力、桥面晃动等因素影响显著,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功亏一篑。为确保精准合龙,中交二航局建设团队制定了严密的线形、索力、应力监控指标,通过千分位级的高精度索力控制,配合科学配重等措施,最终实现了相邻段高差、轴线偏位及高程误差均控制在毫米级的世界级水准。

丹江今朝起长虹

“丹江小三峡特大桥的顺利合龙,不仅架起了一座助力淅川人民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希望之桥,也是一条连接豫鄂两地深厚情谊的纽带,标志着豫西南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的巨大飞跃,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能。”南阳市委常委、淅川县委书记张志强在活动现场热情洋溢地说。

随着大桥主体成功合龙,渑淅高速项目将全面转入路面及桥面附属设施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届时,河南淅川至湖北十堰的车程将显著缩短约1小时,极大改善丹江口水库库区近300万群众的出行条件。这座大桥不仅是项目通向如期通车的决定性里程碑,更为中原城市群对接长江经济带、畅通豫鄂陕三省人流物流开辟了崭新通道,注入强劲动能。

对于广大游客而言,渑淅高速通车将是一场区域旅游盛宴的开启。该高速将丹江大观苑、八仙洞、太极峡、丹江口大坝、坐禅谷、香严寺等沿线知名景区“串珠成链”。游客将能更加便捷地畅游丹江口库区,尽览其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历史。这不仅将大幅提升库区的旅游吸引力,繁荣相关产业,更为保障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环境与推动跨省文旅深度融合按下了“加速键”。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